儿童心理健康,比你想象的更重要!






关爱心理健康 呵护心灵成长




关爱心理健康 呵护儿童成长


如何培养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?这说起来是一个很大的话题,也是在心理学研究中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。


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,人要经历八个阶段的心理社会演变,每个阶段都有一对冲突或者危机。


只有充分解决了当前阶段的危机,才能更好地过渡到下一阶段,心理才能健康发展。今天,我们一起探讨一下,前4个比较关键的阶段:


01

婴儿期(0~1.5岁)

1

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

这个阶段的孩子是弱小无助的,他们需要帮助来满足生理和心理的各种需求。

但糟糕的是,这个阶段的孩子并不能够清楚地表达他们的需求,这样一来,他们的生存希望完全寄托在父母身上。此时,一个能够理解并且积极给予孩子帮助和安抚的照顾者,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
这个阶段,当孩子的生理需求能够及时得到满足,并且家长能够跟小朋友进行有爱的互动,如眼神的交流、模仿孩子发出的声音、拥抱、皮肤接触等,就能够帮助孩子很好地过渡这个阶段。


2

小建议


除了及时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和给予孩子温暖的互动,还可以尝试给孩子提供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的玩具,如布娃娃、音乐盒、彩色球等,让孩子感受到世界的多样性和趣味性。


02


儿童期(1.5~3岁)


1

自主与怀疑的冲突期

由于行动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增强,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变得独立。

大多数的父母会在这个阶段开始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,规范孩子的行为,如进食的训练,如厕的训练。

如果家长对于这个阶段孩子的行为不闻不问、放任自流的话,会影响到儿童社会化的过程。

另一方面,如果家长在规范孩子的过程中过度严厉,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,让孩子变得没主见、不自信。

所以,在这个过程中,“度”的把握就尤为重要。只有不偏不倚,才有利于儿童内在人格品质的养成。


2

小建议


在规范孩子的行为时,要注意使用正面的语言,而不是负面的语言。
比如说,“请把玩具收拾好”而不是“不要乱扔玩具”,“请擦干净嘴巴”而不是“不要弄脏衣服”等。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,也可以避免引起孩子的反抗情绪。



03


学龄初期
(3~6岁)


1

主动与内疚的冲突期

这个阶段,孩子开始广泛而深刻地探索我们生活的世界。同时,他们开始展现出旺盛的想象力和创造力。

他们开始有各种各样天马行空地表达和行为,当这些行为得到鼓励和赞许时,孩子就会获得“积极主动”这一品质。

而如果他们的行为受到讥笑,轻视时,他们会逐渐失去信心,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依赖成人而非自发地创造上。

由此可见,要对孩子的行为给予关注和鼓励,孩子才能顺利地过渡这一时期。


2

小建议


在鼓励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时,要注意尊重孩子的选择和意见,而不是强加自己的想法或者评价。
比如说,当孩子画了一幅画时,可以问他“你画了什么?你为什么画这个?你喜欢这个吗?”等开放式的问题,而不是说“这个画得不好看”或者“这个画得很好看”等封闭式的评价。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想法和表达是被重视和接受的,也可以促进孩子的思维发展。


04

学龄期(6~12岁)

1

勤奋对自卑的冲突

一般来说,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从幼儿园毕业,开始了小学生涯。

看看朋友圈里,陪娃写作业写到怀疑人生的老母亲们就能明显的感受到,这个阶段最大的冲突在于学业的压力。

如果能够顺利完成学业,并且能够与同学和谐相处的孩子,会获得丰富的社会技能和认知技能。他们更加地自信,并且能够明白学习的价值。

反之,如果儿童在这一过程中经历了太多的失败,就会产生自卑感,导致他们感觉没有能力进入成人的世界。


2

小建议


在帮助孩子应对学业压力时,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内在动机和学习兴趣,而不是过分强调成绩和奖惩。
比如说,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对某个学科或者知识点的兴趣和看法,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意义;也可以跟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目标,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对学习的掌控和责任;还可以跟孩子一起总结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,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学习进步和成长。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加主动和积极地面对学习挑战,也可以提高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和成就感。



那些心理健康程度高、情感生活比较成功的孩子,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之间有着一些共同性:

01

对孩子有信心

02

对孩子的未来感到乐观

03

情绪稳定、有反省意识

04

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

05

适当对孩子共情

06

认可孩子表现出的积极性,鼓励孩子

07

对孩子的独立性感到愉悦

08

强调纪律而非惩罚

09

父母乐观且具有感染力


儿童心理健康的培养

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

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

尊重孩子的个性

同时也要给予孩子适当的引导和规范

帮助孩子克服心理上的冲突和危机

让孩子自信、积极、健康


上一篇:秋天若能重逢,愿你别来无恙
下一篇:腰椎间盘突出症易患人群,有哪些?